首页 / 实用灵感
实用灵感
当代年轻人的客厅只剩4件家具了?
编辑:时尚家居 2023/01/05
当代人装客厅有多野?



当代人装客厅有多野?


没错,当代人已经不想住“样板间”了!不要沙发、不要电视、不要茶几,甚至连客厅都可以不要……如此看来,我们真的迎来了个性居住的时代。如今,客厅被赋予了多种功能,在个性、美学、心灵、精神、功能层面的需求不断变化的当下,一个融合个性、经典、舒适的客厅应如何打造?今天家居君就盘点了一波儿年轻人“装”客厅的新玩法,一起来看看吧~



开会方案PPT...连轴转一天后回家“瘫”倒,是不少人最幸福的时刻,沙发的舒适度、包裹感,自然是不二之选。除此之外,可以随时变换的模块化设计也深得人心,随时根据格局变换造型,满足追求新鲜感的当代人。



“瘫”下来,更放松
B&B Italia 扶手椅 

图片来源:B&B Itali


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移到经典设计上,这款在设计圈风靡了 50 年的扶手椅又一次回到大众视线。


圆润包裹感强的造型,有种依偎进妈妈怀抱般的温暖。它的设计师 Gaetano Pesce 非常注重人情味,擅长以产品连接情感,而不只呈现抽象的几何造型。服务生活的设计从来都不单单是图形的堆叠和颜色的拼接,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传递。


沙发整体,采用了大量的柔软材质,以多种色彩布料带来多重视觉效果,内部的发泡海绵一体成型,丝毫不因为没有结构框架而拖沓变形,巧妙的是它的脚凳是一个圆球造型,以一根“纽带”与沙发相连,好似母子关系般温暖。



“胖”一点才有料
MOROSO Pebble Rubble

来源:MOROSO


贴近自然,是近两年很多人的情绪出口,而设计圈的可持续理念也逐步渗透到日用单品上,比如去年家具展上 MOROSO 带来的 Pebble Rubble 系列,灵感来自瑞典森林,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碎石造型,设计师还收集了很多实物来进行 3D 还原。


“鹅卵石”的造型,加上柔软略带颗粒感的面料,营造出天然的表面肌理,犹如森林中小溪边堆叠起来的神秘石块,有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感。


放在空间里,没有棱角且不带攻击性,吸引人沉浸其中。仿佛自成一片乐园,给予最佳的休憩氛围,传达出都市之外的生活模样。



沙发也能“拼乐高”?
B&B Italia Camaleonda

来源:B&B Italia 



追求自由是现代人不变的定律,而模块化设计让沙发这个客厅核心元素变得更有自由发挥的空间,常规 or 夸张,传统 or 灵活,能“玩”起来才是关键。Camaleonda Sofa 是由意大利设计师 Mario Bellini 在 1970 年的经典作品,至今已走过50年的历史。它的含义由2部分组成:camaleonte 意为变色龙,而 onda 则有着灵活自由的意思。


如今 B&B Italia 带着新版 Camaleonda 回归,罩面选用天鹅绒或皮革面,内胆则延续可持续理念选择了可回收材质来填充。整体似云朵般的设计,摒弃了会客式沙发的严谨,带来更舒适、慵懒的居家氛围。



对于一年聚不了两次会的客厅来说,摆个大茶几占地还不划算。优化掉不实用的大边几,换成灵活的小尺寸,是我们给生活和空间的双重解放,放大自由活动区域,瑜伽健身也都能施展开~



茶几也能玩“隐身”?

Umbra Magino

来源:umbra 


umbra 的 Magino系列,由美国设计师 Karim Rashid 在 2016 年设计,不仅可以作为边几使用,床头柜、凳子、杂志架都有它的一席之地,弯曲的“凳腿”可以综合储存杂志、书籍或唱片等等,还不会占用太多空间,透明的底色也给足了搭配空间,点睛但不抢风头。


整个系列包括凳、脚桌、吧凳及咖啡桌,均由 13mm 厚的透明丙烯酸制成,看起来清透简约,但能承受至少 200 英镑的重量,耐用还抗摔。



美到窒息的彩虹款
Glas Italia Shimmer tavoli
来源:Glas Italia 

下一个是拥有神仙颜值的 Shimmer tavoli ,被众多明星收入囊中,也算是名气不小的一个。桌身经过特殊彩虹色涂层处理的玻璃材质,加上圆润的弧线造型,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绚丽的光影色彩,交错出一场视觉盛宴。彩色的家具一方面看起来很美,另一方面在空间里也能带来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,只是价格确实有些小贵。

结构上非常简单,4 块玻璃组合而成,不运用任何螺丝,以特殊胶水粘合而成,所以表面看上去不会有工业固定的痕迹。时尚表现力很强,也不缺少艺术感,瞬时营造梦幻氛围。看过实物就会发现,照片真的拍不出它十分之一的美!


堆堆乐成人版
&Tradition Shuffle

来源:&Tradition 


沙发有模块化,边几也可以,比如丹麦女设计师 Mia Hamborg 2009 年首度在斯德哥尔摩家具展发表的 stackingtable,2010 年即被丹麦设计厂牌 &Tradition 收为旗下商品,正式命名为 Shuffle 开始量产发行。


这套家具的灵感来自于 Mia 小时候的堆叠玩具,颜色、形状、高度无一不体现出北欧风格,丰富的色彩及富趣味性的造型也为传统木制家具带入了新的生命,整体层次感丰富,每个组件都可自行拼接变化出不同的结果,似塔一般,带来和谐的稳定性,没有过度的标新立异,反而带着一丝中古与现代风结合的理性感。规律的圆-菱-圆-菱形分布,愉悦使用者的同时,也带来无限乐趣。



对于动辄在外租房,一两年难以回家的年轻人来说,租来的房子如何变成家,全要仰仗空间的搭配和改造,灯光不仅是家里的颜值氛围担当,更是在城市奔波人群的归属感,治愈白天的疲惫和夜晚的孤独,无主灯设计、别致造型款,早已替换一个大灯照全屋的时代。



万物皆“雕塑”
Isamu Noguchi Akari

来源:Isamu Noguchi 


哪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会不喜欢野口勇呢?作为 20 世纪著名的雕塑家,雕塑深深的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,而他也一直致力于突破传统雕塑的定义,哪怕是后来的灯具创作,也能依稀看到雕塑的影子。“Akari”就是在那时诞生的,1951 年他在岐阜市了解到当地人用桑树、树皮、纸和竹子制作灯笼的工艺,便开始研究起用纸和竹制骨架制作日式古典灯具。以“一切皆可雕塑”的理念出发,这个雅致的纸灯颠覆了大家对于灯的最初印象,野口勇给它命名为“Akari”,意为光亮。


每一个 Akari 都是手工制作的,用手工和纸( washi paper )包裹竹制灯骨的工艺,保证了灯的质地轻透纤柔。(竹制肋延伸在雕塑造型的木材上,把手工和纸切成条状,粘在框架两侧。一旦胶水干了,形状定型了,内部的木制形式被拆卸和拆除,变成有弹性的纸,可以折叠和包装平的运输。)制作灯罩的桑皮纸不仅藏起了灯泡,还柔化了它刺眼的光芒。随后,灯罩被他开发出球形、不对称等多个形状,可以挂置、摆放、安置于灯架等多种形式出现。



适合“开脑洞”的宣纸灯
&Tradition Formakami

来源:&Tradition 


随之受到欢迎的还有 &Tradition 的 Formakami 吊灯系列,说起来纸灯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,不同的颜色、形状和大小意味着不同含义。这一款,是设计师 Jaime Hayon 将传统的亚洲灯笼用现代的方式进行了有趣的设计,中西方结合,创造的一系列纯白色灯具,寓意照亮人们的生活。宣纸的手作温度较高,黑色橡木边框则勾勒出整体简约利落的线条轮廓。


极简风格里它是彰显温度的所在,自然空间里它的融入更为和谐,沉静的诧寂风它可以低调不张扬的呈现质感,就像我们选择单品时,最终总是以简约、耐看不过时的类型为主,而这一类也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。


Formakami 的白色灯面也留给了人更多的脑洞空间,可以利用颜料对灯笼本身进行二创,带来更有趣味和脑洞的独特风格~



冒险搞怪有一拼
SELETTI

来源:SELETTI 


SELETTI 这个品牌,仿佛就是为了趣味而生的。成立于1964年的意大利,以“怪”闻名。冒险精神、脑洞大开的设计,矛盾、冲突齐聚的物件,任何你想到想不到的形象,在这里都能找到共鸣。设计和需求同频,产品不仅活泼个性还有艺术价值。


猴子、猩猩、小鸟、老鼠会想方设法帮你举灯,香蕉会随时发光,就连雕塑都能吹个泡泡来发光…,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打造出各种创意产品,风格多变到无论是巴洛克、简约风、波普风都能拿捏的恰到好处。



软软的毯子,在当今仿佛成为每个人家中的情绪开关,毛绒绒的触感给居家生活带来更多不言而喻的疗愈力。挂毯、地毯更是成为了客厅区的点睛之笔,带来精致、多变的软装魅力。



“茅草屋”上墙
毯言织造X隈研吾

来源:毯言织造 


12 年间,毯言织造已经发展成设计圈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毯品牌之一。跨界合作玩的也是不亦乐乎,与各大艺术家、设计师联合创作,以“精工细作”的理念延续传统工艺。包括这次“80x80”的跨界艺术项目,用织毯这种最具温度的方式讲述传统工艺。


其中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织毯以“茅草屋顶用于墙壁”的概念,将来自于自然生活的灵感带入室内空间,从视觉、感官上带来自然元素的融合感。整块织毯以麻、西藏天然羊毛为原料,无论视觉还是触感都更符合茅草屋的设计理念,从细节到整体,扩展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元素。



摄影作品“地毯化”
cc-tapis x Cassina

来源:cc-tapis 


20 世纪先锋建筑师 Charlotte Perriand 在日本工作生活期间,曾设计过两块地毯,但并未持续生产售卖。2022 年米兰设计周,cc-tapis 携手意大利家具品牌Cassina,与设计师 Pernette Perriand Barsac( Charlotte Perriand 之女)通力合作,重现了这一设计。


这大概也是摄影作品首次被用在地毯设计的主题图案。(因当时未持续生产原版地毯已经丢失,现存法国圣埃蒂安当代博物馆的为为展览准备的复制品)。


“Graffiti”地毯的图案源自 1940年6月Charlotte Perriand 在白山丸号( Hakusan Maru )船上拍摄的一张照片——不知名的日本水手用白粉笔画在黑板上的一对海洋生物。Charlotte 称其为“水手涂鸦”。另一张地毯,“Vérité”的图案源自日文中的“真相”一词,也就是中文“自由”二字,印在地毯鲜艳的红色毯面上。2 块地毯均采用全手工制作,每平方米有 125000 个独立的手工结。


设计,是让空间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,而非牺牲兴趣爱好去打造面子工程,当认识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习惯,家才真正蜕变为最合理的样子。住进理想家,喜好才是懂你的设计师!



监制 / Vivian

编辑 / Kiki

图片及设计 / 以上品牌
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长按二维码

来撩家居君



设计师投稿通道开启啦!


无论你是自由设计师,还是设计工作室或机构,只要作品足够精彩,有看点,通通砸过来!

投稿通道:Kiki_xl_(添加请注明来意)


// 更多精彩内容 //

?

在90㎡楼房里装“庭院”,看脑洞清奇的设计师如何实现!

怎么?当代人都爱上了本土设计

“现代”与“潮流”下的中国传统文化,藏着国人的理想生活


长按二维码添加订阅

TRENDSHOME





文章推荐